文创设计翻车了?

上博把国宝的屈辱史当卖点搞发光冰箱贴,网友直接炸锅。

7月初有人买了上博新款蝠桃瓶文创,发现底部钻孔还能发光,立马联想到这宝贝当年流落美国被当灯座塞狗粪的憋屈史。

这操作真绷不住,懂行的都知道蝠桃瓶是张永珍花4150万港元抢救回国的孤品,现在整这出跟往伤口撒盐有啥区别?
设计团队怕不是历史课睡过去了。
瓶底打孔加LED灯珠,精准复刻文物被糟蹋的黑历史,美其名曰"创意设计"。更绝的是活动页还写着"点亮历史"——当年被洋人当台灯点亮,现在做成冰箱贴继续亮?这脑回路清奇到把网友整破防了。有人说得狠:这和鸦片主题纪念林则徐有啥两样?

上博回应倒是挺快,说收到反馈正在讨论。可早干嘛去了?文创开发流程里但凡有个懂历史的把关,都不至于踩这种雷。隔壁故宫把《千里江山图》做成夜光杯垫被夸爆,关键人家尊重原作意境。上博倒好,专挑文物最惨的经历搞"创伤周边",黄浦江里的鱼都得摇头。

最讽刺的是这瓶子本身承载着民族文脉回归的象征。2002年拍卖时张永珍那句"花瓶终于回到中国人手里"听得多少人泪目。现在倒好,冰箱贴直接把它钉回灯座时代。文创不是不能玩梗,但拿国宝苦难史抖机灵属实越界了。
听说这设计可能参考了国外玩法。考陶尔德美术馆去年卖梵高"割耳橡皮擦"被骂到下架,前车之鉴摆着呢。做中国文物文创,对民族情感该有基本敬畏。国宝回家不是为了让谁消费它的伤疤,这事给所有博物馆提个醒:文创可以潮,但底色必须是尊重。